close
中國時報【李義/高雄報導】
課餘時,三信家商資料處理科學生譚詠文有另個特殊身分─大體化妝師,而老闆就是從事殯葬業的母親;她以《殯原歷險記─揭開禮儀師的面紗》為題,寫出禮儀師甘苦,獲全國高中職小論文寫作比賽教育類特優獎。
禮儀師在台灣社會仍披著禁忌的面紗,很多人都視之為過度性質,景氣差業者就多,景氣好就面臨找不到人手的窘境。譚詠文就是在人手不足情形,為母親分憂解勞而入行。
為寫論文,她放下為生計而工作的心情,以觀察者和研究者的角度,重新檢視禮儀師行業,得到「很難找到像禮儀師有使命感的人」的答案。
全年無休、全天待命的禮儀師,不但要面對一般恐懼的哀傷場面,有時還要接觸帶有傳染病及惡臭的大體,禮儀師都要陪伴著家屬與往生者走完最後一段路。
詠文媽媽接受學生們訪問提及最難忘經驗,是一位老太太及殉情女子。老太太被聯結車撞死,身體沒有一處完整,深夜獨力在殯儀館裡完成縫合;殉情女子則一身紅衣紅褲,同行害怕會被她的怨氣纏身,而沒有人敢替她翻身。
一同參與論文撰寫的李盈璇、吳珆瑩同學雖曾看過電影《送行者》,但聽到這些故事時,仍是瞠目結舌。透過參與拍攝儀式典禮,實地體驗肅穆莊嚴、生離死別過程,重新認識這個行業,了解職業不分貴賤真意,也對禮儀師多了分敬意。
文章來源: 中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